1、提供协作。
如果企业组织所组成部分能通过战略而实现协同的目的,那么组织的能力和有效性就能得到积极地创造,从而远远地高出单独各个部门的能力。
通过良好的战略,组织中的部门能被有效协调起来,从而达到富有成果的状态。协调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从水平方向看,战略有助于确保一个团体的不同职能之间相互和谐地运转;
其次,从垂直方面看,战略有助于确保执行人员与高层的管理人员之间步调一致;
再次,从纵深方向看,战略有助于确保不可避免的人事更迭不会造成现行的规划在每一次变故时偏离原定的航道。
2、组织设计。
一个人能够建立一个组织(结构、人员和制度),从而影响所制定的目标体系。组织的设计者将战略看作是任何一个企业在任何时候,制定尽可能好的目标体系的一个来源。关键是动态的掌控和调节。
3、资源配置。
除了极少数例外,企业组织在资金的运用上和相对资金的获得上,一般具有更大的选择性。管理人员必须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最有成效的配置。在这个过程中,战略可以起到核心推导作用。
4、人员激励。
通常来说,如果员工意识到高层的管理者对企业奋斗的目标心中有数,而且能够认识到他们的活动与公司的战略息息相关,那么他们就能得到更大的激励动力。
5、正确评价。
对特定的个人和部门进行评价之所以存在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对于期望有着不同的认识。“利润最大化”是一个广为推崇的目标,但它对于评价一个人工作的好坏并不完全适用,而对于更为具体,步骤明确的战略目标则大有用途。对员工的“胜任能力”评价更具现实意义(连接新劳动合同法所必须做的事情)。
三、着陆点/企业人活动成本简述
人力资源在转变成为真正的人本资源,并激活人的生产力,实现员工个体人力资本价值
的同时,更需实现企业组织及利益相关者:个人、团队、部门(三辆马车)和顾客等的目标,需要适合特定企业组织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措施与之匹配的“游戏规划”。
人本的资源最大特性,在于劳动并且具有不断改善和提高生产力的功能,可以这样说:人力资源几乎是有限而无边的,关键是如何开发、培养和使用(注意:这不能颠倒,所谓的“以人为本”正是从这里始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