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动力,所谓持续的竞争力(战略、技术、人才和成本),正是不断思考与改革的动力。集中表现在开拓思维、改变观念和结合本企业的实际进行稳步的从战略、策略到管理与操作的实践。
开发是保证。在于人力资源的不断激活的过程,在配置和使用上进一步和企业所需所用匹配起来;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发挥出应有的生产动力,当前,企业在新劳动法规实施下,所面临着的是机遇也更是挑战。让适用就是人才的员工,发挥更大的价值,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提供工作的机会。
就是说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懂得如何用人,容许下属员工一定的发挥空间,而不是命令式的干什么,让他们感到工作有乐趣和挑战性,同时让合理化建议成为“无间道”;同时,让信任和尊重的成为共同工作的基础。
2、提供培训的机会。
就是说企业有一套完整的人员培训计划和体系,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和业余时间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巧和新方法,并通过规范的培训使更多的员工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念,掌握必须的工作技能,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激发员工的上进心。
3、提供回报的机会。
在提供工作和学习机会的同时,让员工实实在在感受到付出与回报(笔者在珠三角的调研信息,薪酬是员工去留和取舍的第一因素,)因为人们希望改善生活的现状,提高生活的质量,只要一个企业的薪资待遇领先同行业或地区的基准竞争对手时,企业留人用人才会从被动变为主动。
4、提供晋升的机会。
人往高处走,这是人本的源动力,谁不想晋升加薪呢?晋升是人自我价值实现的具体表现,只有当员工认识到在本企业工作处在一个公平竞争的机制和环境中,员工自然会努力做出力所能及的业绩。
「本文提示」
总括来说,要达成“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生产部”(佟天佑在珠三角07HR年会上演讲主题所强调的),应不遗余力地做到:
从实战思维上:正如「危机管理」一书中所强调的:制约企业发展的是管理模式,但更大的问题与危机在于人思想、意识与行动。无论是何种思维和方法,只有结合企业自身管理的特性加以运用才会“曲径通幽”→HR生产力着陆。
从管理实战上:企业人的根本任务是合理配置、开发和使用人力资源,提高人力投入产出的比率(增值);唯有不遗余力地操纵好自主性和趋向性这一关,方能赢取共识和体现“掷地有声”→HR生产部效能。(若转载务必注明中国人力资源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