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角度而言,企业的使命要回答“企业为什么而存在”,描述的是企业存在为利益相关者(客户、供应商、社会等)的价值,受众往往是外部;而企业的愿景要回答“企业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描绘的是企业未来成功时的样子,受众往往是内部(员工、股东)。
四中全会提出了十五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与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目标相比,十五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更加强调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凸显我国的战略目标已经从追求数量和规模的阶段发展到追求质量和品质的阶段,并与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期目标、及本世纪中叶的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方向保持高度一致。
从高潜咨询的规划经验来看,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时需要考虑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及自身能力,以及企业的使命和愿景,总体来说,战略目标应该是鼓舞人心的、有激励性的、让大家向往的,但也要注意,战略目标不能是不切实际、放卫星式的目标,而应该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
步骤五:业务规划
在制定了愿景和目标之后,下一步是业务规划,包括业务组合和关键能力规划。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整体生产力水平落后,但劳动力资源充足,因此我国当时的产业发展规划是:积极引入外资,在沿海地区发展外资企业和乡镇企业,通过发展服装鞋帽、初级电子产品等需要大量劳动力的轻工业快速带动经济发展;2002年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充分运用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机电、电子、机械制造等中高附加值产业,并逐步实现了从进口替代到反向出口的跨越;进入2018年以后,国际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世界出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贸易战、金融战、科技战此起彼伏,我国在十四五期间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布局,上述产业发展目标已经在十四五期间基本实现。
本次十五五规划建议,党中央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的产业发展要求,“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另外,此次规划建议中提出了“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目标,构筑起国家层级的产业梯次。
作为企业而言,需要根据战略目标、面临的机遇及自身的优劣势来确定自己的业务组合和关键能力。其中业务组合部分可以通过波士顿矩阵、GE矩阵及安索夫矩阵等工具,规划企业未来发展的第一曲线、第二曲线和第三曲线。关键能力可以通过价值链分解、比较优势法等方法来确定。
步骤六:支撑规划
实现战略目标,需要有相应的支撑保障措施,一般包括组织、人才、文化、技术、资本等方面。
本次十五五规划建议中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人口、公共服务等组织保障机制)、“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国家未来5年实现战略目标的根本支撑保障。